
缘起
俞自锋是於1962年9月进入台湾政治大学攻读新闻学系。1963年7月27日家属收到校方的电报告知“自锋自杀身亡”。这些年来家属把自锋的离世,依据校方的说法,当作“自杀身亡”没有疑异。父母亲也带着这个死亡说法离开人世。
一个默契
1962年俞自锋乘塔从马来亚槟城飞往台湾台北的班机,去实现他出国留学的梦想。前往送行的包括他的父母、外婆、兄弟姐妹和几位近亲。他是以公费侨生身份,由槟城赴台留学保送单位负责人叶国祯校长保送,进入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就读新闻学系。临别的那一刻我至今还记得相当清楚:他勉励我用功读书,四年后,我高中毕业,他也大学毕业,我可以赴台湾完成我的大学教育,同时也可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排。他在世时给我的一封信中还是这样鼓励我,要为《俞》家争一口气。我和他之间的兄弟情就建立在这个默契上。
没料到,隔年(1963)7月27日,一封电报不但打乱了棋盘,更把棋子彻底的粉碎了。
不告而别最残忍
死别是人生最悲哀的事,但是有一种更凄惨的悲哀是不告而别的伤痛:最为残忍。那封电报,如同突而其来的浩劫,怎不叫俞自锋的父母肝肠寸断,痛不欲生?母亲因伤心过度,进入精神病院,之后靠药物度过余生。
父母亲在世时,家中没有成员有勇气提起任何有关自锋的名字或相关事件,深怕他俩伤心,这是一种折磨,但也无奈。家人对这事件都把泪水向肚里吞,这些年来存在心里的折磨及痛苦,外人无法理解。
父母亲分别於1981及1995年逝世后,在无需顾虑伤痛的情况下,兄弟姐妹重提自锋死亡一事。2004年为他在槟城檀香寺大愿殿设了一个牌位纪念他,这是父母在世时家中成员不便做的事宜。
据台湾媒体报导,俞自锋(23岁)於1963年7月26日(星期五)晨5时50分被“发现”卧尸指南宫崖边,崖高10多20米。27日下午4时我收到政治大学寄来的电报,随即到市区电报局去了解内容。经解密后,才得知自锋死亡消息。电报全文如下:
《貴子弟自鋒自殺身亡詳情另告安葬事宜在由僑委會辦理中政治大學校長 劉季洪》
抵达电报局时,该局职员就递交另一封电报,解密后得知是星马留台学生的抚慰函。父亲是隔天早上才知晓自锋“自杀身亡”的消息;他哭得死去活来,几度昏迷过去。母亲的悲痛,更难以笔墨来描述了。愁云弥尔这个家庭好久、好久。
从死亡到埋葬
家属成员是於7月27日下午6、7点才知道俞自锋死亡消息。当晚10点我们收到侨委会电报告知俞自锋已临葬。这真是不可思议!难以想象,家属得知噩耗还不到4小时,当局就决定把俞自锋埋葬了!
除了侨委会时任委员长高信先生来函确认俞自锋“自杀身亡”及室内处理“尸体”的照片外,当局事后没有送交俞自锋的任何遗物如护照、钱财、死亡证明书或俞自锋死亡事件报告给其家长;更令人不解的是连俞自锋葬身之地家属也不得而知!
家属未曾接获马来亚政府相关单位通知其国民死在台湾;槟城保送俞自锋赴台留学单位负责人也不曾联系过家属;槟城报章也没有报导俞自锋“自杀身亡”事件。总的来说,俞自锋死亡的来龙去脉家属无法知道。从死亡到埋葬的过程以及台湾媒体的报导,那一切的一切,令人感到有点神秘、颇不寻常。
返回主頁 <在此點擊>
One reply on “(1.1)50周年忌日转折点”
[…] (1.1)50周年忌日转折点 […]
赞赞